2016年,吉利德目标明确,正考虑进行一笔价值超过100亿美元的交易,要寻找自己的下一个Sofosbuvir——这个并购获得的药品在上市的第二年就给吉利德带来了超过100亿美元的销售额,使得吉利德有了并购的底气和再找一个印钞机的需求。
之后,重庆啤酒又投入603万元资金,同时增加长期投资603万元。工商资料显示,孟德尔基因成立于2013年12月,注册资本为1000万元。
截至2015年6月末,重庆啤酒对该公司的应收账款为1.92亿元,按照46.96%的比例计提了9022.8万元的坏账准备。至此,其对佳辰生物的持股比例降至85.1%三:提高创新,走出中国,鼓励创新原研,提高质量,推动中国的制药企业走向国际市场,国内市场已经处于饱和状态,走出去是必然的选择,也符合企业的基本发展规律,而这个前提是政策、资金、技术的支撑。4.标准的提升,很多人认为标准永远都在那,我这里所说的标准提升泛指两个,一是药物临床试验机构能够承接原创新药试验,这点不用多说,上面已经阐述,二是CRO公司能够承接原创新药试验,众所周知,国内的很多CRO公司是以仿制药、中药、中保为主营业务,这些标准相对要低一些,所以CFDA不停的要求申办者、机构、CRO反复自查,让各方重新把标准树立起来。另一方面国内制药企业的规模大小不一,生产质量水平参差不齐,低端仿制药大行其道,产能饱和,最后的竞争手段就变成了价格战,然而这种无序的价格战必然导致在生产质量上的打折扣,例如前一段时间对银杏叶提取物的整顿,发现大量的企业在工艺上做手脚以降低原料药的价格。
CFDA自查核查的背后是多大一张网 2015-12-21 06:00 · 李华芸 7月22日CFDA开展的药物临床试验数据自查核查到现在,已经进入到了一个新的阶段,这一轮的起点源于12月4日全国药物临床试验数据核查工作座谈会,随即各省局先后紧急召集各所辖药物临床试验机构主任开会,除了传达会议精神外,还要求各药物临床试验机构开展新一轮的自查工作。二是清晰的责权,药物试验参与的各方既要有职责,也要有权利。过去 12 个月新药批准的名单透露出广泛的信息,既包含了 FDA 药品监管审评的趋势,也体现了医药行业的健康发展,但最能说明问题的可能是 FDA 最近批准的两款药物,即亚力兄制药的 Kanuma 和 Baxalta 的 Vonvendi,这两款药物均为孤儿药,旨在用于罕见病治疗。
迄今为止,FDA 在 2015 年批准的癌症新药刚好不到批准新药总数的三分之一,批准的这 13 款癌症新药中,只有 3 个药物未被授予突破性治疗药物资格或一些其它的用来加快审评程序的资格。Praluent 和 Repatha 均被预测在未来某个时间点会成为重磅炸弹级药物,2015 年批准的新药中,有相当数据的产品可能会产生逾 10 亿美元的销售峰值。由 FDA 授予孤儿药资格的治疗药物占到了 2015 年新药批准的逾三分之一,这其中包括一些用于患者人群规模相对较小的癌症治疗药物。目前为止,FDA 在 2015 年批准的新药总数略逊于 1996 年的 45 个,当时的这一记录是在处方药申请者付费法案刚刚实施 4 年时创下的。
自上周批准三款新药之后,FDA 今年的新药批准数量已达到 43 个,创下 19 年来新药批准的新高。2015 年的新药批准也看到了竞争风险,这种风险在一些市场尤其在加大。
此外,最近 Kanuma 的获批凸显了 2015 年的另一个重要趋势,优先审评券在日益升值,优先审评券是因成功开发罕见病药物而授予药物生产商的一张快速审评通行证。亚力兄制药现在正手握两张优先审评券,如果该公司选择将其出售给其它公司,这可能证明有高额的利润。亚力兄制药在获批 Kanuma 和 Strensiq 之后,其上市产品的数量增加了两倍,这标志着该公司围绕罕见病治疗药物建立的增长模式将得到一个显著的进展。例如,FDA 在过去一年批准了四款骨髓瘤新药,包括上个月批准的 3 个
刘学军 上海复星医药集团医药产业研究院副院长上午的会议主持嘉宾是来自上海复星医药集团医药产业研究院副院长刘学军。张会长强调,科研成果结合上下游产业链,是成果实现价值、技术转化的重要过程。复兴医药集团是医药研发及销售、资本投资的集大成者,从复星医药的成立到上市,从企业的发展策略到大健康理念的全球布局,从国内的整合式发展到国外的外延式扩张并购,我们见证了刘副院长带领下的团队正逐步走向医疗高端服务平台的美好愿景,我们相信未来的医疗事业必将以海量数据共享平台为合作模式。高创汇创始人 周勇会议伊始,高创汇创始人周勇先生致辞。
随着健康中国2020、中国制造2025等国家计划的实施,以及国家医改、药品医疗器械审评审批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化和一系列举措的出台,鼓励生物医药创新、提升产品质量、加强国际化合作、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转型发展逐渐成为我国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主流方向。重庆市医药行业协会会长 张意龙重庆市医药行业协会会长张意龙紧随其后,作为会议协办单位代表进行了发言。
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神经内科主任王延江教授的代表——姚秀卿博士从正反两面论证了免疫清除Aβ对于防治阿尔兹海默症的临床意义,对AD的发病机制进行了系统的阐述,从而有助于研究新的阿尔兹海默症的防治方法。最后,杨院长再一次强调科研成果作为无形资产的一种,只有通过转化才真正具备价值,而股权化是一种很好的选择。
胡主任表示,创新不仅仅是需要科技,更需要正确的时机,在十三五规划下,我国的生物医药市场,抗体市场正处于最好的时机。唐孝生 重庆大学光电工程学院博士在见识了基因治疗的前沿技术后,重庆大学光电工程学院的唐孝生博士为我们带来了别开生面的报告:半导体量子点材料在生物医学上的应用。谢云 深圳宾德生物集团项目总监本次会议作为生物医学盛宴,中科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生物医药与技术研究所副所长万晓春博士的代表——深圳宾德生物集团项目总监谢云博士,讲述了免疫细胞治疗癌症的新方法——CAR-T/TCR-T技术,该技术具有高效、安全及方便等优势,在当今良好的国内环境和中美联合研发背景下,将为我国在2030年前完成精准医疗技术架桥开路。基因治疗既是临床疗法又是治疗药物,同时还是一种高精尖的分子机器。医药成果的保护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北京同恒源的赵荣之总经理以知识产权在医药转化中的应用为主题,讲述了知识产权保护对生物医药成果的重要性。在医药产业,合川政府通过企业引进、新药研发资助、基药目录补助等方式,以及从办理手续到市场推广一体化服务进行产业扶持,全方位资助企业的建设和发展。
而中国医药企业发展促进会作为全国性医药行业的社会组织,始终的宗旨是服务医药行业、促进企业发展。CBCF为各研究组在原创性和应用型方面的研究提供服务,以高通量试验技术为手段,利用siRNA/shRNA/cDNA文库进行功能基因组筛选,在推动原创性研究的同时发掘新的潜在药物靶点,利用各种小分子化合物库针对原创性新靶点进行小分子活性化合物筛选,为研发新的小分子探针或药物奠定基础。
纳米材料结合荧光标记物,在生物催化、生物医药及临床治疗应用中已有越来越多的研究报道。从最初的条件差,团队少的困境,如何一步一步的发展到取得了现在的辉煌成果。
互动:嘉宾答疑19日会议的最后,在张自然副会长主持下,当天演讲的嘉宾陈铭、杨大坚、邹全明、李晓辉、胡川闽、黄群英、李天天、张步泳,以及科润生物医药集团的李树刚总经理开展了现场答疑环节,面对参会代表们深刻,专业的问题,专家们已最专业,最生动的方式,为来宾们讲解了问题,给出了答案,为中国生物医药行业发展带了新的方向。原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副局长、中国医药报刊协会会长张文周、科技部中国生物技术发展中心医药生物技术处副处长于善江、中国医药企业发展促进会副会长姚桐利、中国医药科技成果转化中心主任芮国忠、重庆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副主任杨丽琼、重庆市医药行业协会会长张意龙、重庆市合川区人民政府副区长吴景明、重庆市药监局医疗器械监管处处长李小平、重庆市医药产业发展办公室发展部部长解志杰、重庆市医药产业发展办综合管理部副部长孙清华,10位领导作为特邀嘉宾出席了开幕式。
同时分享了关于超级细菌研发所取得的最新成就。黄群英 赛诺药业副总经理作为重庆市生物医药产业界的杰出代表,黄群英副总以产业化,成果转化的方式,为大家报告了赛诺药业的发展,她表示,医药企业需要不断创新来注入新鲜血液,赛诺药业欢迎有价值的科研成果,期望能够与拥有真正研发实力的科学人士展开深入合作。精彩的内容,诙谐的表达,深入浅出的解除了与会人员对移动医疗APP的疑惑。纳米技术及量子点是当前医药与材料相结合而发展起来的研究热点,纳米载药靶向研究就是通过具有生物相关的纳米材料包裹药物,对病损部位进行靶向治疗。
研讨会邀请了国内知名科研转化机构学者、产业化权威专家和医药企业高层作为演讲嘉宾,围绕医药创新及产业化发展、生物医药前沿技术转化两大主题研讨进行汇报和交流,旨在积极促进生物医药前沿技术创新和合作交流,推动重庆市生物医药协同创新和产业集群化发展。于副处长首先对科技计划管理改革的背景和存在问题进行简述,以此为契机和出发点启动科技管理改革。
中国医药企业发展促进会副会长 姚桐利(左)、中国医药科技成果转化中心主任 芮国忠(右)作为主办方代表之一,中国医药企业发展促进会副会长姚桐利对本次盛会的顺利召开作了简要致辞。中国医药科技成果转化中心主任芮国忠作为主题嘉宾,针对药物创新国际化合作发展趋势及模式创新为主题进行了精彩汇报。
用最直观的数据,展现了最专业,最准确的数据和发展方向。他对管理改革的总体目标、统筹规划、主要任务进行了详细介绍。
李晓辉 第三军医大学药物研究所主任、重庆市药效评价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汇报当中,李晓辉主任为大家深入的讲解了生物医药研发的所面临的问题,以及创新的解决方案。3主题研讨(二):生物医药前沿技术转化继19日精彩纷呈的会议报告后,12月20日的研讨会同样集结了国内知名科研转化机构学者、产业化权威专家和医药企业高层作为演讲嘉宾,会议当天主要围绕生物医药前沿技术转化进行科研成果与产业实践的分享,通过学术探讨及成果转化的论证,相信会议能够促进生物医药前沿技术的创新和合作交流,同时对推动重庆市生物医药协同创新和产业集群化发展带来长足的利好影响。创新医药研发、成果转化已然成为科研机构、企业的主流竞争力和挖掘点。此外,研究院科技成果先内部股权化,再通过与第三方合资成立垫江分院,实现共同运作,服务大健康产业。
2主题研讨(一):创新及产业化发展今年我国先后出台了医疗器械审批审评、仿制药一致性审批等相关政策改革,并推行包括上市许可持有人制度、企业自查临床试验数据等在内的监管改革,旨在推行创新医药布局、提升医药安全和质量监管体系。本次研讨会全方位展现了生物医药前沿技术及其产业化发展的现状与前景,重点介绍了创新医药医疗领域中涌现而出的细胞治疗、基因诊断治疗、移动医疗等新概念新技术。
重庆市合川区人民政府副区长 吴景明重庆市合川区人民政府副区长吴景明结合自身从业经验以重庆市合川区医药产业发展政策解读进行了机会合川的主题汇报。董小岩 北京五加和分子医学研究所有限公司董事长同样来自企业的董小岩博士,代表北京五加和分子医学研究所有限公司为我们阐述了AAV(腺相关病毒)在基因治疗领域的创新开发应用,基因治疗是目前临床上研究最为前沿的路径,也是实现精准治疗的有效路径。
张步泳 米内网总经理作为南方CFDA旗下,米内网是国内最专业,最全面的医药行业数据库。杨院长从科研成果、科研成果股权化、无形资产概念入题,通过中药研究院实际案例强调科技成果需要得到合理转化以优化资源,促进企业的发展。